类别:公司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08-25 浏览: 次
在刚刚结束的欧联杯半决赛次回合较量中,AC米兰主场1-2不敌勒沃库森,总比分3-4遗憾出局,比赛结束后,裁判组的判罚尺度成为舆论焦点,全场数据显示,米兰仅被吹罚4次犯规,而勒沃库森高达15次;黄牌方面,米兰3张,勒沃库森2张,悬殊的数据对比引发球迷和专家对“偏哨”的质疑,甚至有人直言:“裁判的判罚直接改变了比赛走势。”
比赛第37分钟,勒沃库森中场帕拉西奥斯在禁区边缘对米兰核心莱奥实施战术犯规,主裁判仅出示黄牌,慢镜头显示,莱奥已形成单刀机会,根据规则,此动作可能构成“最后一名防守球员”的红牌犯规,但裁判未予理会,反而在5分钟后因米兰后卫托莫里的正常拼抢出示黄牌,导致其下半场防守畏首畏尾。
更大的争议出现在第68分钟,勒沃库森前锋希克在禁区内与米兰门将迈尼昂接触后倒地,裁判果断判罚点球,VAR未介入复核,但回放显示希克有明显主动寻求接触的倾向,这一判罚彻底打乱米兰的反扑节奏,赛后连中立解说员也坦言:“这种程度的接触在英超或西甲大概率不会判点。”
从赛后统计来看,勒沃库森的15次犯规中,至少5次属于战术性破坏反击的“智能犯规”,但仅2人染黄,反观米兰,4次犯规中有3张黄牌,包括一次因抗议判罚获得的“莫须有”警告,知名数据网站《SofaScore》的裁判评分环节中,当值主裁仅获5.8分(满分10分),创下本赛季欧联杯淘汰赛最低纪录。
米兰主帅皮奥利在发布会上隐晦表达不满:“我们接受失利,但某些判罚确实令人难以理解,球员们踢得很干净,却付出了更多代价。”而勒沃库森主帅阿隆索则避谈判罚:“足球比赛总有争议,重要的是我们把握住了机会。”
这并非米兰首次在欧战遭遇争议判罚,上赛季欧冠小组赛对阵马竞时,米兰曾被漏判一粒清晰点球;2023年意甲联赛中,米兰因误判累计丢失6个积分,意大利《米兰体育报》尖锐指出:“欧足联需要反思裁判选拔机制,关键战屡现低级失误会损害赛事公信力。”
值得一提的是,勒沃库森本赛季欧战已4次受益于争议判罚,德国《图片报》曾调侃:“药厂的‘裁判运’堪称玄学。”但此番再度获利,难免让中立球迷质疑欧足联的“隐形平衡机制”。
前国际裁判克拉滕伯格在专栏中分析:“现代足球鼓励身体对抗,但裁判必须统一尺度,本场最大的问题是‘选择性执法’——对勒沃库森的多次战术犯规过于宽容,却对米兰的轻微动作吹毛求疵。”他还提到,VAR的“消极介入”加剧了争议:“当主裁明显失误时,VAR有责任纠正,而非机械性服从。”
足球战术分析师大卫·普拉特则从另一角度解读:“勒沃库森的犯规多集中在中场,这是阿隆索的战术设计,但裁判纵容这种‘碎化比赛’的策略,导致技术型球队米兰无法展现流畅进攻。”
赛后,“#欧联杯黑哨”话题迅速登上欧洲推特趋势,米兰球迷晒出多段视频,指控裁判伊斯特万·科瓦奇“双标执法”,甚至有球迷扒出科瓦奇此前执法德甲时,曾因偏袒主队遭禁赛2场的黑历史,勒沃库森球迷则反驳:“米兰输球就怪裁判?不如反思自己浪费3次绝佳机会。”
欧足联尚未回应争议,但按惯例,裁判团队可能面临内部评估,若确认重大失误,科瓦奇或无缘执法本赛季剩余欧战赛事。
一场本该精彩的战术对决,因裁判的抢镜留下遗憾,无论是否存在主观偏袒,失衡的判罚尺度确实影响了比赛公平性,欧足联若想维护赛事声誉,必须从技术手段(如半自动越位系统)和裁判培训双管齐下,让球迷真正为足球本身喝彩——而非陷入无休止的判罚争论。
对于米兰而言,争议已成过去,但俱乐部高层已计划向欧足联提交正式申诉,正如队长卡拉布里亚所说:“我们会昂首离开,然后更强大地回来。”而勒沃库森的冠军之路,或许还需要更多实至名归的胜利来证明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