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:行业新闻 发布时间:2025-10-21 浏览: 次
前总统批评球员抗议举动 詹姆斯回应:体育本就超越政治
在职业体育与社会议题交织愈发紧密的今天,一场围绕“赛场抗议”的争议再次成为全美焦点,美国前总统唐纳德·特朗普在一次公开集会中,对NBA球员在赛前奏国歌时单膝跪地的抗议举动提出强烈批评,称此举“不尊重国家与传统”,对此,洛杉矶湖人队球星勒布朗·詹姆斯在采访中淡然回应:“他是否观看比赛,根本无关紧要,体育的意义远大于此。”
这场风波始于特朗普在佛罗里达州的一场演讲,他在谈及职业体育时,特别提到球员在国歌仪式中的抗议行为,并指责其“分裂国家”。“我们需要团结,而非跪地抵制,”特朗普强调,“体育应是爱国精神的展现,而非政治舞台。”此番言论迅速在社交媒体引发热议,支持与反对的声音激烈碰撞。
NBA球员及联盟高层对此并不陌生,自2016年旧金山49队球员科林·卡佩尼克首次在奏国歌时单膝跪地,抗议种族不平等与警察暴力后,这一举动逐渐成为体育界表达社会诉求的象征,NBA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篮球联盟,多次公开支持球员和平表达观点的权利,2020年“黑人的命也是命”运动期间,多名球员在复赛后的国歌仪式中跪地,联盟甚至将“平等”字样印于球场中央,彰显其立场。
特朗普的批评虽未直接点名具体球员,但詹姆斯作为联盟头号球星与社会活动家,迅速成为媒体追问的对象,在湖人队训练结束后的采访中,詹姆斯语气平静却坚定:“体育的本质是团结人们,无论背景、信仰或立场,如果有人因我们的行动感到不适,那或许是因为他们尚未理解这份行动背后的意义。”他进一步补充道,“比赛不是为了取悦某个人而存在,它属于每一个为之奋斗的人,属于每一个在困境中找到希望的社区。”
詹姆斯的回应并非孤例,包括凯文·杜兰特、斯蒂芬·库里在内的多位球星也通过社交媒体声援,杜兰特在推特上写道:“我们跪地不是为了反对国家,而是为了呼吁一个更公平的社会。”库里则转发联盟官方声明,强调“体育有责任为无声者发声”,球员协会执行董事米歇尔·罗伯茨也发布公告,重申对球员权利的维护:“赛场不仅是竞技场,更是对话的桥梁。”
从历史视角看,体育与政治的纠葛早已有之,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,汤姆·史密斯和约翰· Carlos在领奖台举起戴着黑手套的拳头,成为民权运动的标志瞬间;1996年NBA球星马努特·波尔公开批评苏丹政府,投身人道主义事业;近年来,WNBA球员集体佩戴“黑人的命也是命”袖标,NFL球队在国歌仪式中手挽手站立,均展现体育界对社会议题的深度参与。
特朗普的言论也折射出美国社会对“爱国表达”的认知分歧,保守派群体普遍认为,国歌仪式需保持传统肃穆,而进步派则主张抗议本身是民主精神的体现,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的一项调查显示,18至34岁人群中,超过60%支持运动员在赛事中表达政治观点,而65岁以上群体中这一比例仅为28%,这种代际与意识形态的裂痕,使体育赛场成为文化战争的缩影。
值得注意的是,NBA联盟在平衡商业利益与社会价值间展现出独特策略,总裁亚当·肖华多次强调“篮球属于世界”,并推动“NBA投票”计划鼓励公民参与,同时避免直接卷入党派争论,这种“支持权利而非立场”的做法,既维护了球员的表达自由,也未触怒全球多元化的球迷基础。
对于詹姆斯而言,社会 activism 早已融入其职业生涯,从资助家乡阿克伦的“我承诺”学校,到成立“不止一张选票”组织推动选民登记,他始终将运动员身份视为推动变革的平台。“篮球给了我声音,但我更想用它照亮那些被遗忘的角落,”他在2023年自传纪录片中坦言,“若因为害怕争议而沉默,才是对理想的背叛。”
这场争议的背后,亦是职业体育权力结构的演变,随着球员自主权提升与社交媒体普及,球星不再仅是“赛场工具”,而成为具有话语权的公众人物,詹姆斯与特朗普的隔空交锋,某种程度上是两种影响力模式的碰撞:一方依托传统政治权威,另一方则凭借文化号召力与青年共鸣。
体育与社会的互动必将持续深化,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已宣布将“包容性”作为核心主题,国际奥委会也修订章程,允许运动员在特定场合表达观点,正如詹姆斯所言:“体育教会我们如何跌倒后站起,如何为他人挺身而出——这才是它真正的力量。”
当哨声响起,比赛终会继续,但那些跪下的膝盖与举起的手臂,早已在历史中刻下印记,无论批评者如何解读,球员们用行动证明:体育从不逃避世界,而是试图改变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