类别:产品展示 发布时间:2025-09-13 浏览: 次
北京时间7月18日,NBA布鲁克林篮网队官方宣布,与中国球员曾凡博正式签下一份双向合同,这位21岁的锋线新星将在新赛季代表篮网出战NBA常规赛及其发展联盟附属球队长岛篮网的比赛,这是继周琦之后,又一位通过双向合同登陆NBA的中国球员,标志着中国男篮新一代留洋浪潮的正式开启。
曾凡博的签约过程可谓一波三折,2022年他曾参加NBA选秀但遗憾落选,随后通过夏季联赛和G联赛的持续打磨,终于凭借本赛季在CBA的突破性表现赢得篮网管理层的青睐,本赛季他场均贡献15.8分5.2篮板2.1盖帽,三分命中率高达38.7%,在攻防两端都展现出符合现代篮球潮流的特质。
篮网总经理肖恩·马克斯在官方声明中表示:"曾凡博拥有出色的身体条件和投篮手感,他在防守端的换防能力符合现代篮球对锋线的要求,我们相信他在我们的发展体系中能够持续成长,为球队提供必要的深度和活力。"
值得注意的是,这纸合约暗藏玄机,根据NBA最新劳资协议,双向合同球员单赛季最多可为NBA母队出战50场常规赛,这意味着曾凡博需要在前半赛季把握有限的上场时间证明自己,否则很可能长期滞留发展联盟,篮网目前锋线位置拥有米卡尔·布里奇斯、卡梅隆·约翰逊等多名好手,竞争压力不容小觑。
曾凡博的签约恰逢中国男篮新一轮留洋浪潮兴起,今年六月,18岁的中锋新星杨瀚森刚刚与澳大利亚NBL联赛的阿德莱德36人队达成两年协议,而效力于NCAA旧金山大学的王俊杰也在近期宣布参加2025年NBA选秀,这些年轻才俊的集体出海,标志着中国篮球正在走出后姚明时代的低谷期。
篮球评论员苏群指出:"这批球员与前辈最大的不同在于,他们都是在国际篮球理念熏陶下成长起来的,曾凡博高中时期就赴美深造,杨瀚森参加过多次国际青年赛事,他们的技术特点和篮球理解更加贴合全球化的篮球趋势。"
若曾凡博能在NBA站稳脚跟,未来与杨瀚森的"中国德比"将成为国际篮坛的焦点话题,但想要实现这个场景,两位年轻人都需要克服重重关卡。
对曾凡博而言,首当其冲的是适应NBA级别的身体对抗,尽管身高2米11的他拥有出色的运动能力,但体重仅有95公斤的瘦弱体型仍令人担忧,篮网训练团队已经为他制定了专门的增肌计划,目标是在新赛季开始前增加5-7公斤肌肉质量。
技术层面,曾凡博需要进一步提升持球进攻能力,虽然他的无球跑动和接球投篮已经达到NBA水准,但面对更高强度的防守时,自主创造进攻机会的能力将决定他的上场时间,篮网球员发展教练透露,球队正在重点改进他的左手运球和背身技术。
心理调整同样关键,从CBA球队核心到NBA边缘轮换的角色转换,需要巨大的心理调整,曾凡博对此表现出清醒认知:"我已经准备好从防守和篮板做起,任何年轻球员都需要经历这个过程,我会把每次训练都当作证明自己的机会。"
相较于曾凡博,杨瀚森的挑战同样艰巨,NBL联赛以其激烈的身体对抗闻名,被誉为"NBA之外最艰苦的联赛",对于习惯CBA节奏的杨瀚森来说,需要适应更高强度的内线肉搏和更快的攻防转换速度,他的策应能力和篮下脚步在亚洲层面堪称顶级,但面对欧美内线的防守时能发挥几成功力仍是未知数。
两位新星的成长轨迹不禁让人联想到当年的姚明和王治郅,但现在的篮球环境已经发生根本性变化——NBA更加注重空间和速度,国际球员需要具备更全面的技术特点,正如篮网主帅雅克·沃恩所说:"现代篮球需要的是多功能型球员,曾最吸引我们的就是他既能保护篮筐又能拉开空间的特性。"
从更宏观视角看,曾凡博和杨瀚森的留洋之路代表着中国篮球发展的新方向,中国篮协近年来推行的"菁英计划"明显加大了支持球员赴海外历练的力度,这种开放态度与以往形成鲜明对比。
体育产业专家张庆认为:"单个球员的留洋意义有限,但形成规模效应后,将倒逼国内联赛改进训练方法和竞赛体系,当更多年轻球员看到通过海外历练能够提升自身价值时,就会形成良性循环。"
确实,曾凡博签约篮网的消息已经在国内篮球圈引发连锁反应,多位CBA年轻球员的经纪人都表示,他们的客户正在积极寻求海外机会,甚至愿意接受低于CBA顶薪的合同,这种价值取向的转变,可能成为中国篮球与国际接轨的重要契机。
不过需要注意的是,留洋并非万能灵药,回顾历史,从马健到孙悦,不少中国球员都曾怀揣NBA梦想却未能真正站稳脚跟,成功的案例往往建立在扎实的技术基础、良好的适应能力和适当的机遇把握之上。
曾凡博的前景同样充满变数,篮网目前处于重建期,这既意味着更多机会也代表更高不确定性,如果球队战绩未达预期,赛季中期的交易可能彻底改变阵容结构,双向合同球员通常是最容易被调整的对象,这意味着小曾需要时刻保持最佳状态。
对于中国球迷来说,理性期待比盲目乐观更为重要,曾凡博首个赛季的现实目标应该是争取进入常规轮换阵容,而非立即成为明星球员,历史上通过双向合同最终在NBA立足的案例不在少数,但都需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适应过程。
随着2025年篮球亚洲杯的临近,曾凡博和杨瀚森的成长进度将直接影响中国男篮的竞争力,如果两人都能在海外联赛获得稳定出场时间,国家队的内外线实力将得到质的提升,特别是曾凡博的空间型四号位属性,正好契合世界篮球的发展潮流。
从姚明到易建联,从周琦到曾凡博,中国球员的NBA之路总是充满坎坷与希望,这次签约不仅是个人的突破,更可能开启中国篮球的新篇章,当大西洋彼岸的篮网训练馆亮起灯光,曾凡博的每一步都将书写中国篮球的未来。
布鲁克林的晨雾尚未散尽,曾凡博已经出现在训练馆进行个人加练,远处的自由女神像静静矗立,见证着又一位追梦者的到来,对于中国篮球而言,这或许不是最终答案,但绝对是值得期待的新开始。